9月24日,COLMO展厅内高朋满座,“在渝·问道”主题设计沙龙成功启幕。本次活动汇聚了重庆设计领域的中坚力量,嘉宾阵容涵盖CIID中室学重庆室内建筑师中心主任、VD.DESIGN周令装饰设计创始人周令,奇墨空间设计总监刘敏,布衣空间设计合伙人张帆,睿创建筑设计创意总监张虹源,泽觉设计创始人兼设计总监何洁,燥梦空间创始人唐蜜,克度空间设计事务所主理人李杨,未来设计设计总监刘云波,以及重庆COLMO代表贺勇、刘兆梅等行业重要嘉宾,网易新闻重庆家居对本场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。
![]()
沙龙围绕“设计的本土化与国际化”展开深度对谈,多维度呈现了重庆设计界的思考深度与实践高度。
周令:重庆设计已与国际同步前行
![]()
周令从宏观视角指出,重庆设计在过去十年已实现与国际并轨。“我们在奖项荣誉、设计高度、视野格局及作品质量上,已与国际前沿保持同步,并无差距。”他特别强调重庆所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,“我们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可加以传承并融入当代设计,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。”在周令看来,重庆设计师正积极探寻将本土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,构建兼具国际视野与地域气质的作品,这种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,正是“渝派设计”走向国际的核心动力。
张帆:地域优势塑造青年设计师成长路径
![]()
张帆从重庆的地域特质出发,指出本地设计师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机遇。“重庆具备天然的在地优势,审美水准已超越许多地区。青年设计师很早即有机会接触带地下室、花园等复杂空间的大宅项目。”这种早期参与综合性项目的经历,极大提升了设计师的审美素养与实践能力。“我们不断深耕,追求的不是表面的‘好看’,而是‘好看不贵’,实现更高品质的呈现。”张帆认为,重庆设计师愿意投入时间研究如何为业主打造真正优质的空间,这种务实而专注的态度,构成其区别于其他城市同行的独特优势。
张虹源:文化的双向融合与输出
![]()
张虹源结合其国际项目经验,阐释了文化融合的设计实践。“我们在与国际文化接轨的过程中,不断进行融合与兼容性输出。”他分享到,团队在海外项目中成功植入重庆文化元素,并获得广泛认可。“同样,在重庆本土项目中,我们也灵活引入国际化语言,实现双向的文化交融。”这种既向外汲取又向内深耕的创作姿态,展现出当代重庆设计师的开放视野与文化自信。
刘敏:设计可持续性与商业逻辑的契合
![]()
刘敏从商业设计维度出发,强调设计延续性的重要性。“设计的持久力,依托于专业能力与对商业逻辑的精准把握。唯有优质服务,方能实现长续经营。”他指出,优秀的设计不仅需要创造力,更需建立在扎实的商业认知与服务架构之上。“同时,我们也在过程中持续筛选可持续、环保的材料作为支撑。”刘敏总结到,“归根结底,用心做好设计、服务好业主,才是可持续的根本。”
何洁:在地灵感与国际语境的创造性转化
![]()
何洁谈到从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的实践。“我们注重融入重庆特色,从城市风貌与自然山水中获得启发。”他以重庆地标建筑来福士为例,阐释国际与本土元素的成功嫁接。“来福士即是将国外建筑理念与重庆山水特色巧妙结合的典范。”何洁认为,重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设计提供了丰厚土壤,如何将其转化为具有国际识别度的设计语言,是重庆设计师持续探索的方向。
李杨:年轻设计师的成长沃土与创新实践
![]()
李杨指出,重庆为年轻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环境。“我们很早就接触到多样化的项目类型,这非常幸运。在各种实践中学习并创新,形成自己的设计表达。”这种“立足重庆而又超越地域”的创作状态,正是新一代重庆设计师的典型特征——既深植本土,又心怀全球。
唐蜜:地域精神与设计气质的共鸣
![]()
唐蜜从精神维度解读了重庆设计的独特气质。“我们骨子里有种不屈不挠的韧性。8D魔幻地形、赛博朋克氛围,都是重庆独有的文化资源。”他认为,重庆的城市形态与人文气质深刻影响着设计创作。“我们同时积极吸纳外来文化,融会贯通——向下扎根,向上生长。”这种既坚守本土又面向世界的态度,构成了重庆设计茁壮成长的精神底色。
刘云波:客户端的地域文化影响与职业反思
![]()
刘云波指出,地域文化对设计师本身影响有限,更多体现在客户端。“例如重庆的袍哥文化,使部分客户更看重江湖义气与个人认同,从而依据情感偏好选择设计师,而非其专业背景、职业能力或契约精神。”这种倾向可能会导致对设计专业性的忽视,以及设计服务关系中尊重感的缺失。
贺勇:材料品牌与设计师的共创使命
![]()
贺勇从材料品牌方角度,强调了与设计师协同创作的价值。“作为材料品牌,核心任务之一是协助解决设计过程中的材料问题。用心服务设计师、服务业主,是我们最重要的职责。唯有如此,才能携手打造更多优秀空间。”
![]()
本次沙龙通过多元对话,深刻探讨了重庆设计在“本土化”与“国际化”之间的平衡路径,展现了重庆设计界的前沿思维与实践成果。与会嘉宾一致认为,重庆设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,一种既根植本土文化、又具备国际视野的“渝派”风格正在成型,未来必将在中国乃至全球设计领域发出更加清晰而有力的声音。
